立式泵不打水原因分析
作者:admin | 發布時間:2025-10-23
立式泵作為工業生產、市政供水等場景中的關鍵設備,若出現 “不打水” 故障,會直接導致生產中斷、供水停滯,嚴重影響係統運行效率。要解決該問題,需從 “吸入環節 - 泵體內部 - 動力傳動” 三個核心維度,逐一排查故障根源,具體原因分析如下:


一、吸入側故障:無法形成有效負壓
吸入側是立式泵獲取介質的首要環節,若該環節存在問題,泵內無法形成低於大氣壓的負壓,自然無法將水吸入並輸送,常見原因包括:
- 吸入管路堵塞或流通不暢
- 成因:吸入管內長期積累水垢、雜質(如泥沙、纖維),或管路閥門未完全打開(如閘閥閥芯卡阻、蝶閥蝶板偏移),導致水流通道變窄甚至堵塞。
- 表現:泵運行時噪音異常(如 “嗡鳴” 聲),吸入端壓力表讀數低於正常範圍,甚至為零。
- 排查:關閉泵電源後,拆卸吸入管法蘭或過濾器,檢查管路內部是否有堵塞物;手動操作閥門,確認閥門開度是否達到 100%,閥芯是否靈活。
- 吸入管路漏氣
- 成因:吸入管接頭(法蘭、螺紋連接)密封墊片老化破損、管路焊縫開裂、泵體吸入室與吸入管連接處密封不良,導致空氣滲入管路。
- 表現:泵運行時吸入端出現 “吸氣聲”,壓力表指針頻繁波動,且泵出口無水流;停機後打開泵排氣閥,會排出大量空氣而非水。
- 排查:將吸入管路浸沒在水中(或塗抹肥皂水),啟動泵後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;檢查法蘭墊片是否變形、破損,螺紋連接是否鬆動。
- 吸入液位過低或 “氣縛” 現象
- 成因:一是水池 / 水箱液位低於立式泵的 “最低允許吸入液位”(NPSH 汽蝕餘量要求),泵吸入口無法接觸到足夠介質;二是泵內殘留空氣未排淨(即 “氣縛”),空氣密度遠小於水,無法通過葉輪旋轉形成有效離心力,導致介質無法被吸入。
- 表現:液位過低時,泵運行時吸入端有 “空吸聲”,出口流量為零;氣縛時,泵電機正常運轉,但出口壓力表無壓力顯示。
- 排查:檢查水池液位是否達到泵說明書要求的最低液位;打開泵頂部排氣閥,觀察是否有持續空氣排出,直至排氣閥流出連續水流後關閉,再試泵運行。
二、泵體內部故障:介質輸送通道失效
泵體是介質增壓、輸送的核心部件,若內部結構損壞或異常,會導致介質無法正常流通,常見原因包括:
- 葉輪故障(堵塞、損壞或鬆動)
- 成因:葉輪流道內被雜質堵塞(如小石塊、塑料碎片),導致水流無法通過葉輪旋轉獲得動能;葉輪葉片磨損、斷裂(長期輸送含顆粒介質),或葉輪與軸的連接鍵鬆動、斷裂,導致葉輪無法隨軸旋轉。
- 表現:泵運行時振動加劇,出口壓力驟降或為零;拆解泵體後可見葉輪流道堵塞、葉片變形,或連接鍵脫落。
- 排查:停機後拆卸泵的泵蓋,取出葉輪,檢查流道是否通暢、葉片是否完好,同時檢查葉輪與軸的配合是否緊密。
- 泵內汽蝕:破壞介質輸送連續性
- 成因:吸入管路阻力過大(如管徑過小、彎頭過多)、介質溫度過高(導致飽和蒸汽壓升高),或泵的安裝高度超過允許值,導致吸入端壓力低於介質飽和蒸汽壓,介質汽化形成氣泡;氣泡隨水流進入高壓區後破裂,產生衝擊壓力,損壞葉輪表麵,同時破壞介質的連續流動,導致泵無法打水。
- 表現:泵運行時發出 “劈啪” 的汽蝕聲,葉輪表麵出現蜂窩狀凹坑;出口流量和壓力不穩定,呈周期性波動。
- 排查:測量吸入管路的實際阻力(對比設計值),檢查介質溫度是否超過設計要求;核算泵的實際安裝高度,確認是否符合 NPSH(淨正吸入水頭)要求。
三、動力與傳動故障:無法提供有效驅動力
立式泵的動力來自電機,若電機或傳動部件故障,葉輪無法獲得足夠轉速,導致介質無法被輸送,常見原因包括:
- 電機反轉
- 成因:電機接線錯誤(三相電源相序顛倒),導致電機輸出軸反向旋轉;立式泵葉輪為單向設計,反向旋轉時無法形成有效離心力,介質無法被吸入和排出。
- 表現:電機正常運轉,但泵出口無水流,且吸入端無負壓;用手觸摸電機外殼,無明顯異常發熱(區別於電機過載)。
- 排查:關閉電機電源,交換三相電源中的任意兩相接線,重新啟動泵,觀察出口是否有水流出。
- 電機轉速不足或過載
- 成因:電機電源電壓過低(低於額定電壓的 10%),導致電機輸出功率下降,轉速降低;或電機軸承損壞、定子繞組短路,導致電機過載,轉速驟降甚至停滯。
- 表現:電機運轉時噪音增大、發熱嚴重(超過額定溫升),電流表讀數遠超額定電流;泵出口壓力和流量遠低於設計值,甚至無水流。
- 排查:用萬用表測量電機輸入端電壓,確認是否符合額定電壓要求;拆解電機,檢查軸承是否磨損、繞組是否有燒蝕痕跡(如發黑、異味)。
- 傳動部件故障(聯軸器、傳動軸)
- 成因:立式泵的電機與泵軸通過聯軸器連接(如彈性聯軸器、剛性聯軸器),若聯軸器彈性墊磨損破裂、螺栓鬆動,或泵軸彎曲、斷裂,會導致動力無法有效傳遞至葉輪,葉輪無法正常旋轉。
- 表現:泵運行時聯軸器處發出 “異響”(如 “撞擊聲”“摩擦聲”),振動劇烈;拆解後可見聯軸器部件損壞,或泵軸出現明顯彎曲。
- 排查:停機後檢查聯軸器的連接螺栓是否緊固,彈性墊是否完好;用百分表測量泵軸的徑向跳動,確認軸是否彎曲。
四、總結
立式泵不打水的故障根源多集中在 “吸入側漏氣 / 堵塞”“泵體葉輪 / 汽蝕問題”“動力傳動失效” 三大類。排查時需遵循 “先外部後內部、先簡單後複雜” 的原則:先檢查吸入液位、閥門開度、電機轉向等易操作項,再拆解泵體檢查葉輪、密封件,最後排查電機和傳動部件。及時定位故障並修複,可有效減少設備停機時間,保障立式泵的穩定運行。
∧ Prev: 什麽是耐酸堿離心泵?
∨ Next: 立式泵軸承發熱怎麽辦

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