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草莓视频免费黄片,草莓APP色版下载安装,草莓视频污成人,草莓视频黄色网站下载

      集設計研發、生產製造、銷售安裝、服務保障於一體的泵浦輸送設備綜合製造商-江蘇草莓视频免费黄片泵業有限公司

      網站地圖

      首頁 >> 新聞資訊 >> 行業新聞

      NEWS

      新聞資訊

      草莓视频免费黄片泵業

      電話:0512-6507 8026
      手機:18151773709
      郵箱:18151773709@163.com
      華東製造基地: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連青大道168號
      華南製造基地: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鎮沙田大道530號

      立式泵軸承發熱怎麽辦

      作者:admin | 發布時間:2025-10-23

      軸承是立式泵的核心傳動部件,負責支撐泵軸旋轉並減少摩擦阻力。若軸承出現發熱故障(通常定義為軸承溫度超過環境溫度40℃,或實際溫度超過80℃),會導致潤滑脂失效、軸承磨損加劇,嚴重時會引發軸承卡死、泵軸斷裂,甚至燒毀電機。針對該故障,需先明確發熱原因,再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,具體方案如下:

      一、先定位:軸承發熱的常見原因排查

      在製定解決方案前,需通過 “看、摸、聽、測” 四步法初步判斷發熱原因,常見根源包括:
       
      故障類型 典型特征 排查方法
      潤滑不良 軸承溫度緩慢升高,伴隨輕微 “幹澀摩擦聲” 停機後拆卸軸承端蓋,檢查潤滑脂量與狀態
      安裝偏差 軸承溫度快速升高,泵軸振動加劇 用百分表測量泵軸同軸度、軸承間隙
      負載過大 軸承溫度高且電機電流超額定值 檢查葉輪是否卡阻、介質是否超粘度要求
      軸承自身損壞 軸承溫度驟升,伴隨 “金屬撞擊聲” 拆解後觀察軸承滾道、滾珠是否有磨損 / 剝落

      二、針對性解決:不同原因的處理方案

      1. 潤滑不良:補充 / 更換潤滑脂(最常見原因)

      (1)原因細分

      • 潤滑脂量不足:長期未維護,潤滑脂因磨損消耗或滲漏減少,軸承金屬麵直接接觸;
      • 潤滑脂過量:加注量超過軸承內部空間的 2/3,導致潤滑脂攪拌發熱,散熱受阻;
      • 潤滑脂變質:潤滑脂長期在高溫、潮濕環境下使用,出現氧化、乳化(進水),失去潤滑效果。

      (2)處理步驟

      ① 停機降溫:關閉泵電源,待軸承溫度降至環境溫度(約 30-40℃),避免高溫下拆卸導致部件變形;
       
      ② 清潔軸承:拆卸軸承端蓋,用煤油或柴油清洗軸承內部殘留的舊潤滑脂,清除雜質(如金屬碎屑、灰塵);
       
      ③ 選擇合適潤滑脂:根據泵說明書要求,選用對應型號(如高溫場合選鋰基潤滑脂,潮濕場合選鈣基潤滑脂)、粘度的潤滑脂,禁止混合不同類型潤滑脂;
       
      ④ 規範加注:用黃油槍將潤滑脂緩慢注入軸承內部,直至潤滑脂從軸承兩端溢出少量為宜(加注量控製在軸承內部空間的 1/2-2/3,立式軸承因垂直安裝,可適當增加至 2/3,防止潤滑脂流失);
       
      ⑤ 試機檢查:安裝端蓋後啟動泵,運行 10-15 分鍾,用紅外測溫儀測量軸承溫度,確認是否降至正常範圍(≤70℃)。

      2. 安裝偏差:調整同軸度與軸承間隙

      (1)原因細分

      • 電機與泵軸同軸度偏差:聯軸器安裝時未對中(徑向偏差>0.1mm 或角偏差>0.5°),導致泵軸受徑向力,軸承磨損發熱;
      • 軸承安裝過緊 / 過鬆:軸承內圈與泵軸過盈量過大(安裝時硬敲硬打),導致軸承內部間隙變小,摩擦阻力增大;或軸承外圈與軸承座配合過鬆,導致軸承外圈在座內滑動,產生額外摩擦。

      (2)處理步驟

      ① 調整同軸度:
      • 拆除聯軸器防護罩,在聯軸器兩端麵和外圓分別安裝百分表(端麵表測角偏差,外圓表測徑向偏差);
      • 啟動電機(空轉),觀察百分表讀數,記錄最大偏差值;
      • 若徑向偏差超標,調整電機底座的調節螺栓(增減墊片),使電機軸與泵軸在同一軸線上;若角偏差超標,調整電機前後位置,確保聯軸器兩端麵平行;
      • 調整後重新測量,確保同軸度偏差符合要求(通常徑向≤0.05mm,角向≤0.2°/m)。
       
      ② 修正軸承配合間隙:
      • 若軸承過緊:拆卸軸承,用砂紙(400 目以上)輕微打磨泵軸與軸承內圈的配合麵(需保證表麵粗糙度),或更換內徑稍大的軸承(符合公差要求);
      • 若軸承過鬆:更換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的配合件(如增加襯套),或選用外圈尺寸稍大的軸承,確保軸承外圈與座孔為過渡配合(公差 H7/js6)。

      3. 負載過大:降低軸承受力負荷

      (1)原因細分

      • 葉輪不平衡:葉輪製造誤差(如葉片厚度不均)、磨損不均(局部腐蝕 / 衝刷),導致葉輪旋轉時產生離心力,泵軸振動並傳遞至軸承,增加軸承負載;
      • 泵內摩擦:葉輪與泵殼(口環)間隙過小,或泵軸與密封件(如機械密封靜環)發生摩擦,導致泵軸阻力增大,軸承負載超額定值。

      (2)處理步驟

      ① 葉輪動平衡校正:
      • 拆卸葉輪,送至專業機構進行動平衡測試,若不平衡量超過允許值(通常≤5g・cm),通過在葉輪平衡孔處增減配重塊(或打磨),使不平衡量降至標準範圍內;
      • 安裝葉輪時,確保葉輪與軸的配合緊密,避免運行時葉輪竄動。
       
      ② 消除泵內摩擦:
      • 檢查葉輪與口環的間隙(參考泵說明書,通常為 0.1-0.3mm),若間隙過小,用銑刀或砂紙打磨口環內圈,擴大間隙;
      • 檢查機械密封的安裝狀態,若靜環與泵軸發生摩擦,調整靜環的位置(通過擰緊 / 鬆開靜環壓蓋螺栓),確保靜環與軸的同軸度,且密封麵貼合均勻(無偏磨)。

      4. 軸承自身損壞:更換合格軸承

      (1)原因細分

      • 軸承材質缺陷:選用劣質軸承(如滾道硬度不足、滾珠精度低),長期運行後易出現滾道剝落、滾珠磨損;
      • 疲勞損壞:軸承超過設計使用壽命(通常為 8000-12000 小時),內部金屬因長期交變載荷產生疲勞裂紋,最終導致軸承失效發熱。

      (2)處理步驟

      ① 拆卸舊軸承:
      • 用拉馬(液壓拉馬或機械拉馬)固定軸承內圈,緩慢施加拉力,將軸承從泵軸上拆下(禁止用錘子直接敲擊軸承外圈,避免泵軸變形);
      • 若軸承內圈與軸過盈量過大,可采用加熱法(用熱風槍加熱軸承內圈至 80-100℃,使內圈膨脹後拆卸)。
      ② 安裝新軸承:
      • 選擇與原軸承型號一致的合格產品(如 SKF、NSK 等品牌,確保精度等級為 P6 及以上);
      • 若為過盈配合,將新軸承內圈加熱至 80-100℃(用機油加熱或熱風槍加熱),快速套入泵軸的指定位置,待軸承冷卻後,檢查軸承是否能靈活旋轉(無卡滯);
      • 安裝軸承端蓋,確保端蓋與軸承外圈之間留有 0.1-0.2mm 的軸向間隙(防止軸承受熱膨脹後卡死)。

      三、預防措施:避免軸承再次發熱

      1. 定期維護:每月檢查一次軸承潤滑脂狀態,每 3-6 個月更換一次潤滑脂(根據使用環境調整,潮濕 / 高溫環境縮短至 2-3 個月);
      2. 實時監測:在軸承端蓋安裝溫度傳感器和振動傳感器,與控製係統聯動,當溫度超過 70℃或振動值超限時,自動報警並停機;
      3. 規範安裝:新泵安裝或維修時,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調整同軸度、軸承間隙,禁止暴力安裝;
      4. 介質管控:避免輸送含顆粒、雜質過多的介質,若無法避免,在吸入端安裝高精度過濾器(過濾精度≤0.1mm),減少軸承磨損。
      右側懸浮圖片 網站地圖